close
尼采新論修訂版第222頁

八月,尼采即將結束在普夫達學校的學習。在自傳簡歷中他寫道:「為了未來的求學我給自己提出一個明確的原則:抑制自己興趣廣泛但卻一知半解的傾向,培養自己對某一專業的興趣並且探尋它最深澳的秘密。」在選擇未來專業方向時,尼采決定放棄從事藝術的想法而立志鑽研語文學。

尼采想致力於古典問題的研究,他認為德國戲劇起源於史詩,而希臘戲劇則發源於抒情詩並且含有音樂的因素。這個認識在後來他的第一部著作>中得到深入的發展。






尼采 -

「沒有音樂,生活便是一種錯誤」,著名的哲學家尼采曾經如此說過,而他本身其實也是一位作曲家。從小即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成長,除了遺傳自父親的音樂細胞外,母親更是他啟蒙的恩師。他的音樂寫作始於十歲,其後的作品風格則受到宗教及貝多芬、舒曼等影響。但自1868年結識華格納之後,與其所倡導的新藝術運動產生共鳴,但後來卻加以批判。而自從其作於1872年的「曼弗列德的冥想」,受到當時音樂評論家漢斯‧畢羅嚴厲的批評後,尼采就少有新作問世,最後則以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」一書成為倡導世界改革的偉大哲學家。





後來我才發現這篇文和去年這時同天所發的文相互呼應。

-「人生就像buffet,每個人都要學會擬菜單。」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說。



而那天阿伯跟我說橘子樹要疏果,收成的橘子才會又大又甜。
也有著相同的意義。



「植物有些特性為了繁殖,我覺得也很像人性。
花苞很多都不開就要剪掉一些,讓它專注開一朵花,
很像人,雜務太多事事都不成 ,一定要放棄掉一些,
讓自己唯一的東西可以綻放。」
這是本子上記錄我某天偶然間看到壹週刊採訪陳綺貞所說的話。

有著相同的邏輯。



食物,想有效率變成養分,就不能只是吞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yad0304 的頭像
    dryad0304

    翱。四季。

    dryad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